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嗎?談談轉職這件事

About the author

photo 肥編
UIUX設計師、社群小編 @ 視樂友數位有限公司(已於 10/7/2021 帶薪休假,10/25/2021 離職) |  撰寫的文章

擅長UX/品牌設計/遊戲化/顧客黏著度,希望透過輕快幽默的筆觸,把品牌創業的各個面向用淺顯易懂的文字,傳達給對創業有興趣的人們,讓讀者能在閱讀過程中吸收知識,提升創業者在這些方面的軟實力,因為喜歡任何有趣的事物,也期許能把各種事業變得有趣、有價值。之前擔任 Fellows 品牌創業平台的 UI/UX設計師、社群編輯

pexels photo 1578750

 

最近肥編看到身邊有許多朋友在社群網路上抒發轉職的困擾,有很多人是覺得自己目前的工作沒有發展性,有些則是在目前的工作找不到成就感,或者也有一部分是其實心裡有個一直想要成為志業的職業,卻遲遲因為現實考量沒有從事該行業,但等到有存到錢之後卻又心生畏懼,覺得跟不上已經駕輕就熟好幾年的同齡工作同事。

眾多可能性可能人人各有不同,但其實對於「轉職」這件事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躊躇心理:「一個跨不過的坎,一直不確定自己到底該不該轉職?」於是一拖再拖還是在自己認為沒有發展性的工作一天算一天的待著,過著不幸福的工作生活,一來無法為工作帶來生產力,工作也無法讓自己獲得價值感。

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轉職這件事,在轉職前要有哪些準備才能減緩陣痛期,以及正式轉職後要帶著什麼心態來面對轉職後的適應期。

許多人想轉職常常是對於現況不滿意,比如薪資不如預期、時常加班會被同事主管盯、對本業的工作環境與文化感到氣餒,總之就認為自己應該找個新的出路。

不過這些其實都是外在因素在影響你的內心,覺得自己該要轉職,當然這些都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之一,但其實在思考轉職的時候,更應該梳理好自己現在的狀態分析利弊,才能在下一份工作利用你現有的能力與技術為下一份工作加分。

在轉職前我認為有三件事是你需要注意的,依循這個步驟找到你的轉職最加解,才不會只是為了轉而轉,卻被工作耍得團團轉卻總是都搞不清自己到底適合什麼工作。

  1. 找出需要轉職的根本原因:想想現在的職業你為什麼認為不適合自己,這裡我打的是需要而不是想要,因為想要常常不是必要的因素,但需要卻是你有必須轉職的考量,請條列式寫下你覺得需要轉職的原因,並刪除與他人有關,最後留下與自己本身有關的。

    假設小李今天是個客服人員,他列出他覺得需要轉職的原因如下:
    – 老闆同事很難相處無法溝通,常常需要好幾次的討論才可以把事情釐清
    – 現在的工作不能真正幫客戶解決問題,無法獲得成就感
    – 現在的工作常常需要安撫顧客,但常常被情緒性字眼影響心情,這讓我感到很灰心挫折
    • 以上小李認為自己需要轉職的因素,總體來說:小李在工作期間發現自己未能真正為客戶解決問題,僅是安撫並傳達客戶問題給工程師,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真正為客戶解決問題,而非做一個傳聲筒和出氣筒,因此小李有了轉職成為網頁工程師的念頭。
  2. 評估有什麼其他的可能性:假定一個你預設的轉職目標,然後用SWOT矩陣分析自己的職涯優勢劣勢與機會威脅分布。

    假設小李想要成為一個「網頁工程師」,試著用SWOT分析自己的職涯定位分布
    1. 優勢(S):時常傾聽顧客需求,可以更能設身處地站在顧客角度思考
    2. 劣勢(W):對程式語言知識=0,技能方面需要從頭開始學起
    3. 機會(O):工作現場身邊就有工程師同事可以適時地請教技術問題,學習相關概念
    4. 威脅(T):在人人都即將學習程式語言的時代,需要更加努力才能不被技術的洪流淹沒取代
  3. 找出一個最佳的方案:關注劣勢與威脅的部分那些可以靠學習進修補足,選擇優勢與機會掌握度最高者。

    以小李的例子來說,他可以先試著利用下班時間學習看看網頁設計的相關程式語言知識,選擇線上或實體課程給自己一個時限之內學習到可以求職的程度,並同時在上班時間透過顧客意見的回饋,與工程師溝通的時候更加深入了解程式語言的背景知識,讓自己更有相關概念,如此工作時間也不會是一種浪費,同時也帶給工作更高的生產力與自我成長動能。

最後,各位有意轉職的人有兩個該有的心理準備:

  1. 年資可能歸零,薪資也可能不如以往,要保持平常心面對
  2. 年紀的關係逼得你得做一隻大菜鳥,請務必保持謙遜的心態面對新工作

但也別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,請銘記「你走過的每一條路都沒有白費」,這些人生經歷與教訓都成為你的職涯養分成為自己的一部份,只要不斷的學習進取,保持求知與謙遜的心,無論你要轉職到任何領域,你都能將你過去所學與新的事業有所結合,成為你和別人差異化的優勢。

所以只要了解自己找出自己的優勢,其實轉職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為何而轉,跟風大家往認為有錢途的職業轉職。

如需要引用文章,請在發佈內容內駐名本文作者、出處「Fellows創新幸福工作學內容社群」以及附上文章頁面的連結,以避免爭議。

「會員服務及隱私條款」請看:

Fellows 創新幸福工作學生活報訂閱

Fellows先生會將每周內容彙整寄送給你,讓你每篇內容不漏接,享受滿滿的充實感!
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訂閱
通知
guest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

0 Comments
Oldest
Newest Most Voted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